广东省施氏江门市阳江市村落分布及人口表
世代 | 始祖 | 村名 | 现约人口数 | 备注 |
一世 | 施彚 | 福建福清县牛(龙)田村 | 不详 | 南宋1167年 |
二世 | 施庆 | 广东新会十庙村 | 不详 | 是否还有村和后人? |
三世 | 施士隆 | 广东鹤山市竹㙟村 | 4200 | |
七世 | 施国宝 | 广东新会赵村 | 不详 | 需考证 |
七世 | 施国珍 | 广东江门市蓬江区里村 | 4500 | |
八世 | 施德成 | 广东阳江市阳东区塘坪镇帮阳村 | 600 | 含迁出市区居住人数(下同) |
十世 | 施辉 | 塘坪镇乐郊村 | 2200 | |
十世 | 双坟公 | 广西省钦州一带 | 11450 | 纳入广西统计 |
十一世 | 施广 | 塘坪镇那栋村 | 3500 | |
十一世 | 双坟公 长子忠公 次子庸公 三子礼公 | 塘坪镇黑石岗村 | 1500 | 各村具体始祖需考证 |
塘坪镇长乐村 | 3500 | |||
塘坪镇旧村 | 1300 | |||
塘坪镇水寨村 | 1600 | |||
塘坪镇南安村 | 350 | |||
十一世 | 双坟公 长子忠公 次子庸公 三子礼公 | 塘坪镇金光村 | 600 | 各村具体始祖需考证 |
塘坪镇东边源村 | 600 | |||
塘坪镇那湳村 | 400 | |||
塘坪镇高坎村 | 650 | |||
塘坪镇牛栏岗村 | 150 | |||
塘坪镇禾虫坪村 | 120 | |||
塘坪镇太安村 | 600 | |||
塘坪镇龙心塘角村 | 400 | |||
塘坪镇北甘王张村 | 110 | |||
阳东区大八镇施屋 | 100 | |||
阳东区大沟镇利屋施氏 | 100 | |||
阳春市春城镇施氏 | 160 | |||
十二世 | 施永端 | 阳江市江城区龙涛施屋村 | 1200 | 明1536年从那栋村迁来 |
? | ? | 阳江市江城区随垌村施屋 | 500 | 何年从龙涛迁来需考证 |
十四世 | 施易时 | 明万历1579年中解元,官至福建漳平县令后升省政事,增迁子侄同居 | 其后人需考证对接 | |
十八世 | 易时公 三代孙 | 有人迁居广东省高州市 | 其后人需考证对接 |
阳江施姓来源
自唐代中期,施姓开始进入福建定居,世代繁衍。传到南宋朝时,福建省福清县牛田村人有一位官人叫施彚 ,当时任亚六判院官一职。其有一儿子叫施庆读书中进士,递授广州知州官职,安家广东新会十庙村,安居乐业。其父施彚被视为新会支族一世祖,施庆为二世祖。施庆生四子,其中二子士贵,三子士明回福建福清同祖父居住;四子士隆居顺德龙江村后迁居新会竹朗村,即为现在的鹤山竹朗村支族始祖;长子三世祖士政生四世祖诏乙、诏义,诏乙生五世祖东二和东五,东二生六世祖惟一,惟一生七世居六、七世祖居七和七世德三。居六号国宝迁居新会赵村,为赵村支族始祖;居七号国珍,迁居新会里村(即现在江门市蓬江区里村),为里村支族始祖,现还保存施氏宗祠,德三失传。国珍生有五子,分别为八世仲仁、仲荣、仲叶、德成、德铭。其中四子德成公生于元朝末年致和年(即1328年),终于明朝洪武30年(即1398年),享年71岁。德成公因元、明朝代更换,受战争影响,在其25岁时借经商来到阳江,相中帮阳村(今阳东塘坪镇长乐村委会)宝地,娶林氏为妻定居帮阳村,生下两子伯仁、伯义。从此施姓在阳江开始生根并开枝散叶,八世祖德成公成为阳江支族始祖。明洪武初即1368年征南将军廖永忠率兵平定广州,诛杀广州伪参政邵宗愚,当时德成公40岁,先前在里村曾娶黄氏已生一子叫施为政,为政生愈才、愈良、愈礼,为江门里村支族,战乱平定后第二年公42岁时又回里村居住,终葬里村。林氏与二子留居阳江,林氏被害后葬于现在的红五月农场飞鹅投斗岭,是有名的风水宝地,林氏葬此后,施姓人丁兴旺,不断壮大,故此坟山又叫白花山,惹得不少外姓人也来参拜,望求得贵子。后来德成公后人在阳江多地定居,已达23条村,人口约2万人,如迁居到阳春春城镇施屋,电白施屋,阳东县黑石岗、那栋、乐郊、长乐、旧村、水寨、南安、金光、东边源、那湳施屋、高坎施屋、牛栏岗、禾虫坪、太安、龙心塘角、北甘王张、大八圩施氏、大沟利屋施氏,江城区龙涛、随垌等地。
四、龙涛施姓来源
八世祖德成公在阳江经商17年,积下大量家产,成为当地一大户人家。1370年42岁的德成公返回里村居住,当时大子九世祖伯仁已经17岁,二子伯义15岁,从此两兄弟帮助母亲林氏打理施家大院一切,事母尽责,发奋创业。伯义在明朝初招抚傜贼有功升为抚傜招主,世代承传。伯仁生有两子亮公和辉公,他们后代分别是那栋、龙涛和乐郊支祖。伯义也生有两子但均失名,他们后代是帮阳、长乐、高塘、清塘和高坎支祖。十世祖亮公迁居那栋,生一子叫广公,辉公迁居乐郊,生一子叫仲广公。伯义长子早逝,次子(后人称双坟公)世承抚傜招主之职,后带兵镇抚作乱之傜贼时尽职献身,只有靴、帽、马佩等物送还乡,衣冠葬在长乐村背(据近期考证,双坟公当时并未殉职,而是逃到广西钦州大寺镇一带,当地施姓人自称来自南海郡,当时是一位骑马将军,并且一直不留名,其后人也称为双坟公)。双坟公其生三子,长子叫忠公(世袭抚傜招主职),次子庸公和三子礼公。十一世祖广公生于明朝1468年9月,只生一子叫永端公。十二世祖永端公生于明朝戊申年正月(即1488年1月),永端公精通风水,相中龙涛为吉地,于是以礼相待当时敖姓人,称兄道弟,君子之交,应敖氏要求,买地与敖氏相邻为居,最早施姓即定居在现在的施西村。永端公原在那栋居住,并已结婚生有二子,分别叫汝镜公、丽川公,在明朝1536年,永端公48岁时相中龙涛宝地,从那栋携次子丽川公迁居龙涛,是龙涛施姓支族始祖。十三世汝镜公留在那栋,为那栋支派。明朝1539年正月十三日永端公将嫁女,亲自上省城广州购买嫁妆品,途中被害,尸首无归,只招魂衣冠葬于龙涛大冈顶,享年51岁。当时十三世祖丽川公29岁。事业已立,从此打理施家事务。丽川公生于明朝1510年十月初六,资性刚毅、为人豪爽、颇有文才,受父影响,善长风水,因抚傜有功,升为抚傜主簿。年轻时曾到学堂游览,受到学生们的热烈的追棒和敬仰,用现在语言说有相当多的学生粉丝追崇。后来因搭公船过渡,与高州兵营一个当官的发生争执,双方对打,由于公性情刚毅,高大威猛,把对方痛打一顿,最后被对方起诉,遭到撤职,深受打击,很是郁抑,于是题对自慰:“百步让人前面走,一经教子后头来。”此对联甚是工整,谦逊做人,教子好好读书,以图后起。
丽川公生有四子,叫爱川、近川、见川和易时,其中长子爱川公生文阁公,为县秀才,次子近川公生平泉和清吾二子。四子易时公颇是传奇,易时公因分家后,年少清贫,但生性诚实聪明,读书用功。据载年少时于青金桥拾到牛贩客纹银二百余两,牛贩客走了几天,易时公还每天到青金桥边等待失主寻找,终于把失银还给失主。牛贩客非常感动,提出给一半银两作为酬金,易时公坚决不要。于是牛贩客问清易时公生辰,写在牌子上,回去沿路举牌焚香祝愿:苍天在上、祕佑好人、早登科第。果然于明朝万历已卯年(1579年)乡试一举中榜,以“圣无常师”对“子不焉学”夺冠获得解元,官至福建漳州府漳平县令,后再升到福建省政事。期间易时公捐租设立租尝,立祠堂,修族谱、买田地、建房屋,教子侄并与之同居,所以到了十四世时,又有施姓后代从龙涛迁回福建漳州漳平县(现龙岩市漳平市)。漳平市县级市,苏区县之一,全国著名花乡,以木、竹、花茶闻名,其中乌龙茶、水仙花茶和水仙花最出名。到十八世时易时公第三代孙有人迁居高州,现在漳平、高州应有我们施姓支族 。
再说三子十四世祖见川公,生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初六(即1543年),1578年36岁时才生一子叫施结绿,中年虽喜得贵子,却于1584年3月15日不幸去世,享年41岁,葬于现红峰镇木盘村一带。对于结绿公而言是非常不幸的,少年丧父。但是十五世祖结绿公非常争气,有胆识,事母尽责,为亲族分忧,发奋读书,获得禀生,再获贡生。其间结绿公曾与伯义的第三代孙、清塘村支祖蓬台公长子抱衷(他们俩虽是叔侄,但年龄差不多,学识特棒)叔侄俩一同上省城考试,遭歹人暗算抱衷叔不幸被毒害,结绿公幸免于难,公料理后事扶其棺而归。那什么是禀生和贡生呢?明清两代秀才中成绩最好的称为禀生,由国家按月发放粮食,吃国家粮。省、市、县学校的生员也叫秀才,省、市、县学校里的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,升入中央学校(国子监)读书称为贡生(意思地方向皇帝贡献人才),贡生比禀生高一个级别。明清科举考试为乡试、会试和殿试三级,乡试三年一次,在省城举行,考中的称举人,其中第一名称解元,会试在乡试一年后举行,考中的称贡士,其中第一名叫贡元,殿试在会试后同年举行,应试的都是贡生,即为国子监的学生,由皇帝亲自主考,前三名赐进士及第,第一名状元,第二名榜眼,第三名探花,其余考中的均称进士,进士榜都用黄纸书写,一般称金榜,所以中进士称为金榜题名,能连中三元(解元贡元状元)者非常了不起,明朝1499年佛山南海县伦文叙曾连中贡元状元。人生“三爽”就是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以及他乡遇故知。结绿公通过自已的努力,获得了成功,广置产业,娶妻生子,眼看当初即将断链的三房,而今又焕发蓬勃的生机,家大业大向下兴旺繁衍。
十五世祖结绿公生于明朝万历年七月(1578年),卒于崇祯庚辰年(1640年),享年62岁,生五个儿子分别叫子相、子绥、子均、子匡和波叟,十六世子相娶冯氏生恒公、君睿公,又娶苏氏生晋公。子绥生君创公和君术公,子均生约生公和乐生公。子匡无记载。五子十六世祖波叟继承父业,发扬光大,家族显赫一时。波叟公生于明朝万历戊午年(1618年)八月,卒于康熙36年(1697年)八月,跨朝代人,享年80岁,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,活到80岁很少有。波叟居家孝顺,尊老爱幼,待人诚恳,豁达大方,身体魁梧,相貌堂堂,精通诗词,阳江县文人才子在谈到阳江在才学及为人方面谁第一时异口同声:“唯波叟是也”,清朝举人、阳江近代诗人邓琳在其著作中都提及到龙涛波叟学识,可见当时波叟公是多么的有名。公与妻同心协力,勤俭创业,俗语话“夫妻同心黄土变金”。几十年下来,创下巨大产业,这时波叟修整祖山,置房产,造书院
本支系分布村庄名字:
1.按行政区划:
2.按迁移历史:
一修人员:
二修时间:
二修人员:
三修时间:
三修人员:
四修时间:
四修人员:
五修时间:
五修人员:
六修时间:
六修人员:
提供人2:施涛
提供人3:
... ...